副栉龙是蜥形纲鸟臀目鸭嘴龙科恐龙,是鸭嘴龙类恐龙的典型代表。又名副龙栉龙,意为“几乎有冠饰的蜥蜴”。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。
副栉龙的前肢十分健壮,既可以在行走的时候用来支撑身体,又可以用来游泳和涉水。副栉龙是二足恐龙,但可以转换成四足行走。副栉龙可能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,而在奔跑时采用二足方式。
据古生物学家推断,副栉龙是群居性动物,它们以植物为食,在进食的过程中,副栉龙会利用非常敏锐的感觉保持的警惕性,一旦发现敌害靠近,它们就会迅速地逃离。副栉龙灰暗的皮肤也是躲避肉食性恐龙袭击的有效工具。当它们置身于暗夜或丛林中,就像变色龙一样,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,很难被掠食者发现。
副栉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延伸出来的头冠。它们的头冠呈棒状,比其他恐龙的头冠要长,主要功能可能是辨别性别与物种、共鸣器、以及调节体温。副栉龙的冠饰是中空的,内部有从鼻孔到冠饰尾端,再绕回头后方,直到头颅内部的管。由于冠饰中空性,当气流从鼻窦通过时能发出声音,还能通过调整不同速度和强度的气流来控制声音的音调高低。科学家认为,这就类似我们现在的小号。这个发生器会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,可以用来报警或求救。
注:文章部分内容摘自网络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作者:赵俊博
编辑:赵俊博
审核:王 丹